登录     注册 绿果网     产地报价     新闻     果友圈     三农茶社

新闻动态

合肥:几十万公斤菜“待字闺中”

发布时间:2011-01-18 11:41   分类:蔬菜行情

  新安晚报讯  “一公斤上海青要卖5.96元,还是特价,太贵了。”昨天下午,在合肥潜山路上的一家超市里,市民胡大姐抱怨这种外地的蔬菜太贵。而与此同时,在大杨镇三十岗绿尔康蔬菜基地,销售经理刘鹏正在为大棚里的40万公斤蔬菜犯愁。这其中,有莴笋、有乌菜,也有上海青。不过,这里的上海青批发价只要0.5元/公斤。

  几十万公斤菜“待字闺中”

  掀开塑料大棚,里面全部都是绿油油的蔬菜。莴笋已经长得很高了,上海青的个头也很大。而在另外一个大棚里面,因为上海青外层的叶子已经有些发黄,采摘的工人需要把外层菜叶剥掉然后再装进筐子里。“就是这样的菜叶,去年也能卖到2元/公斤;但是今年,菜心批发价也只有0.5元/公斤。”刘鹏说,他们的蔬菜基地有120亩,现在堆在地里没人买的蔬菜差不多有40万公斤了。

  在三十岗王大塘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园,也出现了这种情况。“去年这样的上海青,至少要2元一公斤,今年都只能卖几毛钱了。”该示范园内蔬菜合作社社长李向梅说。而在接受记者采访之前,她刚刚接到市内某超市的订单:3吨大白菜、2吨上海青和2吨乌菜,价格都在0.5元/公斤左右。

  本地菜为什么“端不上桌”

  刘鹏说,一方面因为初冬天气温暖,大棚里应对冬缺的蔬菜是“噌噌”地长,一下子产量大增。另一方面,前段时间菜价较高,各地也纷纷扩大了种植面积。供应量上来了,价格也就下去了。同时,2010年合肥秋冬季蔬菜瓜果播种面积达61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2万亩,其中仅蔬菜就达到46万亩。除此之外还有与六安、庐江两地合作共建的蔬菜基地。种植面积大大增加。

  那么为啥地里有这么便宜的蔬菜,菜市的菜价却依然高得令市民抱怨呢?蔬菜基地的一位工作人员分析说,超市采购本地廉价菜很难赚到钱,一般情况下超市进本地菜都是为了搞促销,吸引市民前来购买,大部分情况下他们都采购利润更高的外地精品菜。

  不过,红府超市一位李姓负责人对此却不愿苟同。“我们在长丰、肥东等地都有合作的蔬菜基地啊。”他说,今冬的乌菜就采购于肥东一家蔬菜基地。对于合肥部分地区蔬菜滞销的情况,他认为除了供求原因之外,与当地蔬菜合作社的营销能力也有关系。此外,蔬菜品相可能也没有外地同类菜好。

  “鸠占鹊巢”将影响春季菜价

  不管怎么样,三十岗的叶类菜还是很难卖。刘鹏说,下一季西红柿、黄瓜等蔬菜的菜苗已经有7、8片叶子了,按理长到5片叶子左右就应该下地。可由于现在大棚里的蔬菜卖不掉,新一季的蔬菜也就没地方种。“按照现在的速度,估计这批蔬菜要到春节后才能卖完。”

  刘鹏估计,由于新一季的蔬菜到时候才能够下地种植,原本最早2月底就能上市的新一季蔬菜,至少要推迟一个月时间。这样过完年后,本地蔬菜供应可能会出现一个空挡。

  同样为春季菜价担心的还有李向梅,作为三十岗最大蔬菜合作社的社长,他们合作社一般有80户左右的农户参与,由于冬季种菜亏本,已经有部分农户退出了。“我都劝他们不要退。”李向梅说,她担心这一次菜贱伤农后,可能会造成春天时蔬菜的供应不足,随之而来的就是菜价的上涨。

 

花生 除草剂 农药 肥料 豆油 棕榈油 大蒜 水产 芹菜 二手农机

风清扬 版权所有 欢迎访问我的主页!

技术支持:绿果网  访问次数:572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