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业资讯

冯丽红:靠养“小蚂蚱”走上致富路

发布日期:2009-09-23 00:13 浏览:894次 收藏

  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的越来越偏爱,靠吃草长大的蚂蚱却成为了一些饭店、酒楼的抢手货,经过烹饪,成了百姓餐桌上的一道道美味佳肴。


山东省邹平县魏桥镇梁桥村的冯丽红就靠养殖小小的蚂蚱,一步步走上了致富路。今年27岁的冯丽红是威海人,4年前到邹平县打工,并在同年嫁给了魏桥镇梁桥村小伙刘永波,成了村里的一名外来媳妇。冯丽红是个性格外向、思维活跃的的年轻人,拿着每月就那点“死”工资,冯丽红就和丈夫商量,能不能自己自己试着干点事,多挣些钱。


2006年秋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冯丽红从电视上看到河北一个养殖户靠养蚂蚱致了富,这种项目投资少,见效快,市场风险也小,觉得这是个很适合自己的好项目。


几天后,冯丽红就和丈夫自费跑到了河北电视上介绍的那个养殖户家中,整整用了3天的时间对蚂蚱养殖进行了详细地考察。取经回来后,满脑子想法的冯丽红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了。


刚开始养殖蚂蚱极不顺利,冯丽红说一上来就让她栽了个大跟头。从河北回来后,冯丽红就在丈夫和家人的帮助下,在自家院子里建了个长10米、宽5米的简易棚子,并把从河北带来的几千只蚂蚱虫卵全部放了进去。让冯丽红想不到的是,十几天后,因为连续多日气温低,放进去的活蚂蚱几乎在一夜之间全部被冻死,1000多块钱的本钱全部栽在进去。


自己院子里的活蚂蚱虽然冻死了,但幸好产下的虫卵在地底下没受到多大影响。冯丽红考虑到养殖蚂蚱在自家院子里容易受到土壤、环境和温度等方面的影响,第二年开春后,冯丽红于是干脆跑到村北,承包了一亩地质好的庄稼地,又拿出1500多元,盖起了8个养殖棚。用铁锨把虫卵挨个放进新建好的棚子。


从那后,冯丽红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每天保持好棚内温度,定时查看出卵情况,用她自己的话就是“真像照看自己的孩子一样上心”,细心地呵护着这些她眼中的宝贝。辛勤的付出终于让冯丽红有了收获。从家里地底下挖出来幸存的40斤虫卵全部顺利地钻出了地面。


“出了地就好养了,省心多了。”冯丽红介绍,蚂蚱养殖说起来也非常简单,只需喂些干净的青草就可以了,而且蚂蚱的养殖期也很短,一茬蚂蚱只需要两个月的时间,一年就能养两茬,投入少,效益还高,非常适合在农村养殖,是她们这些农民致富的好门路。


靠着从家里救出来的40斤卵,冯丽红当年就顺利地养出了两茬蚂蚱,销路也没怎么发愁,临近、淄博、章丘等地的几家餐馆和酒店都强者收购他的蚂蚱,不起眼的小蚂蚱让冯丽红结结实实地赚了30000多块钱。


有了成功的经验,冯丽红的蚂蚱养得越来越顺手。冯丽红又在原先的基础上又扩包了一亩地,盖起了16个养殖棚子。冯丽红说为了确保蚂蚱的自然风味,在蚂蚱在饮食结构上随很简单,但质量要求很高。为了保证蚂蚱的饲料供应,冯丽红干脆又在棚子边上承包了4分地,种上了蚂蚱爱吃的墨西哥玉米,“还是自己种的东西放心,不用到处找着给蚂蚱弄草吃。”


因为养得好,见效快,冯丽红渐渐成了周围村庄的能人,周边码头、九户等镇的许多村民都到她的养殖大棚来取经,并且有几十户现在都跟着她学起了蚂蚱养殖,为了更好的为他人服务,她在丈夫的帮助下成立了蚂蚱养殖合作社,不仅为养殖户提供技术、建棚物资等服务,还负责养殖户所养蚂蚱的回收任务。


当下,她又承包了4亩地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同时投资6万元的冷藏室也正在建设当中,年轻的冯丽红不仅把自己的蚂蚱基地做大做强,还成了带领周围几个村养蚂蚱发家致富的“师傅”。(记者 郭强 郭刚 通讯员 刘霞 黄蕊)

 


 


转载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滨州频道

  

版权与免责声明:

➊ 本信息内容版权属绿果网(www.lvguo.net)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违者我们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➋ 凡未注明来源的内容,如需转载引用,请保留本站注明的“稿件来源“或“发布人”信息,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➌ 如本站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精彩评论

发布人

caozhiyang

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

西瓜,花生,棉花

关注聊一聊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