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业资讯

山东邹平:外国人观察中国农村变化的窗口

发布日期:2009-09-13 20:44 浏览:689次 收藏

    山东邹平:外国人观察中国农村变化的窗口。2006年10月18日,来自卢旺达的阿纳斯博士的两个女儿琳达(二排左一)、贝利斯(前排右二)和同学们在一 起。阿纳斯博士在山东邹平县西王村的一家村办企业找到了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并在此定居。地区生产总值是改革开放前的328倍多,农民人均纯收入是改革开放 前的118倍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改革开放前的51倍多……一系列数字上的变化,表明了20多年来山东邹平县作为外国学者农村调研点期间的巨变, 更让这个县成为国外透视中国农村发展的一扇窗口。 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地区生产总值是改革开放前的328倍多,农民人均纯收入是改革开放前的118倍 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改革开放前的51倍多……一系列数字上的变化,表明了20多年来山东邹平县作为外国学者农村调研点期间的巨变,更让这个县成 为国外透视中国农村发展的一扇窗口。

    由山东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乡土中国的变迁:美国学者在山东邹平的社会研 究》一书,通过梳理和总结美国学者从1987年开始正式在邹平农村调研的经过,记录了20多年间邹平经济及社会的变迁。这本书的副主编杨学锋说,邹平的发 展是新中国改革开放后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从国外学者亲历并记录的邹平发展轨迹中,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乡土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脉络。

    197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访问美国,与美方达成“互派留学生与学 者”的协议,其中包括美国国家科学院每年派学者到中国农村进行追踪式、连续式、蹲点式调查的项目。1984年10月,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来华进修委员会主 席迈克·奥克森伯格根据协议提出,希望中国社会科学院协助在中国的农村选一个长期调研点,从1987年起接待美国学者来华进行较长时期、连续性的社会调查 研究。

    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帮助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向全国18个省市征询了选点事宜。经过多次考察、反复论证,最后选定山东邹平县以冯家村为基地包括县城在内的9个村镇,作为中国农村首批对美国学者开放的调研点。

    从1987年至今,美国学者到邹平的调研从未间断,领域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教 育、卫生、人文、环境等。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艾恺是众多调研学者中的一员。今年9月初,他在美国通过电子邮件告诉记者,他先后对邹平进行了5次考 察,主要是与年长的邹平人进行两种形式的口头采访:一种是提前安排好的正式采访,地点在他调研期间住的房间或被采访者家里;第二种是随机与邹平街上遇到任 何人交谈。

    新华社记者刘宝森
  

版权与免责声明:

➊ 本信息内容版权属绿果网(www.lvguo.net)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违者我们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➋ 凡未注明来源的内容,如需转载引用,请保留本站注明的“稿件来源“或“发布人”信息,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➌ 如本站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精彩评论

发布人

admin

湖北省

网站建设,农产品推广

关注聊一聊

供求产品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