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业资讯 » 西瓜资讯

郑州西瓜销售点遇尴尬 瓜农一天被撵5回西瓜被砸

发布日期:2012-06-08 10:06 浏览:951次 收藏

  每年夏天,我们的城市都会冒出这样一群人。

  年复一年,他们的衣着并不光鲜,却给城市送来了一车车新鲜的清凉。 月复一月,他们吃着最简单的饭,却给我们带来了久违的甘甜。 日复一日,他们憨憨地笑着,继续和城管玩着“猫捉老鼠”的游戏。 作为政府,其实也在想法为瓜农卖瓜、市民买瓜做好服务,今年呼声甚高的“西瓜地图”为啥迟迟未公布?对于方便瓜农卖瓜、市民买瓜,大家又有何高招儿呢?

  事件

  卖瓜太便宜西瓜被砸 6月5日,郑州市纬五路河南省胸科医院附近,一位卖瓜老汉的五六百斤西瓜被旁边超市的卖瓜老板砸了个稀烂。原因是超市老板嫌老汉的西瓜卖得便宜,影响了他的生意。 这条新闻牵动了很多人的心,有网友在微博上说:“如果卖瓜的大爷在西瓜直销点里,也许就不会碰到这种事了。” 如今,走上郑州的街头,一些卖瓜车已停了不少,东方今报记者花了三天时间走近他们。

  【镜头一】

  瓜农的孩子早当家 6月3日上午9时50分,郑州市冉屯东路。 在威尼斯水城社区的大门口,记者偶然见到了一个名叫孟畅庆的孩子。 10岁的畅庆坐在马路牙子上,趴在一个小板凳上写作业。紧邻着一辆瓜车上,挂着一个破旧的书包。他的妈妈起初坐在瓜车一旁的折叠椅上,见到记者拍照,还以为是城管取证,飞也似的躲在一边,说什么也不愿出镜。小畅庆则显得沉稳得多,对身边的动静毫无反应,依旧埋头做他的语文作业。 畅庆妈妈说,她是中牟县大孟乡的瓜农,儿子上小学三年级,两口子都来郑州卖瓜,孩子一个人在家没人照顾,所以带在身边。记者想采访一下小畅庆,孟畅庆一脸正经地说,自己正在抄课文,时间很紧,闲人勿扰,“你要是买俺家的瓜,我就给你说说闲话”。

  【镜头二】 定点瓜棚的尴尬

  6月3日上午10时,郑州市冉屯东路。仍然是在威尼斯水城社区的西大门,吴文正的瓜车紧紧挨着一个绿色简易瓜棚,瓜棚上印着“桐柏路街道办事处西瓜销售点”的字样,里面却是空空荡荡的。 32岁的吴文正是中牟黄店乡的瓜农,今年种了3亩多大棚无籽瓜。这次带着老婆孩子来郑州卖瓜,已经在威尼斯水城门口“驻守”了4天。 记者问为什么守着指定的卖瓜大棚不进去,非得占道经营?吴文正说他已经连续6个年头在这个地方卖瓜,根据他的经验,如果把西瓜摆进瓜棚,市民就会怀疑这是二道贩子的摊位。再者,一车西瓜一吨多,搬到棚里也很费力,西瓜来回搬得太勤,也影响品质。还有瓜摆在地上,晚上容易被偷,不如人睡在瓜车上安全,“所以瓜农宁愿让城管多撵几次,也不愿进棚”。 “还有一个原因”,吴文正指着远处树荫下的一辆瓜车说,办事处设置的瓜棚不仅少,且大多在空旷地带,白天晒得很。而市民大多愿意在凉阴儿处挑瓜,“凉阴儿里的瓜摊儿,每天能比我们多卖百十斤”。

  【镜头三】 瓜农一天被撵5回

  6月4日19时40分,郑州市卫生路与岗杜北街交叉口。

  夜幕降临,40多岁的卢老汉刚刚把瓜车停到西南角的马路牙子上,就赶紧挂上了自制的招牌,上面写着“自家西瓜,包熟包甜”。 和卢老汉唠家常,得知他是中牟县姚家镇的瓜农,来郑贩瓜已经是第五个年头。“我早上在西郊,现在转到这儿了,一天被撵了5回”。 卢老汉坦言,现在城管逮住他们并不罚钱,就是撵,“他撵,我就往背街小巷躲,他走了,我再出来。天一黑就没啥事儿了。”卢老汉说有的城管还挺不错,还会帮助把他们引到一些小区,“可大多数小区不会让我们进去,城管也没办法”。 “敢进城卖自家瓜的瓜农并不多,瓜农大多在万邦和大中原走批发了。”卢老汉透露了他们进城卖瓜的经验,凌晨5时之前进城,先躲在背街,等到8时多再出去找“根据地”,这样就能避开交警的高峰岗。一旦上路占道就得对付城管,关键是态度得好, 而且打游击还要熟悉地形,这样才能保证“百战不殆”。

  【镜头四】

  这么硌的床 你试试

  6月5日凌晨4时40分,郑州市秦岭路与化工路交叉口北200米路东。天色亮了大半,21岁的小李正在时风农用车厢里酣睡,前工作台上还放着半个切得豁豁牙牙的西瓜。 尽管记者拍照的动作很轻,小李还是一个激灵坐了起来,揉着眼睛和记者唠起来。 小李是中牟韩寺的瓜农,头天进的城,他哥哥也拉来了一车瓜,在大中原果品市场搞批发。为了多卖俩钱儿,他只身一人进城“打游击”。 “前半夜睡在后斗里,硌得慌,蚊子还多,没法了,钻进车厢里打盹”,小李1米7的个子,瘦瘦的,车厢里实在伸不开腿,呈对角线斜歪在里面,表情说不出的难受。 前半夜睡在后斗里?满是圆滚滚的瓜,咋睡? “无籽瓜皮厚,一般压不烂。”小李说,他这次出门没带席子,就带了一条棉被,为了防盗,睡后斗实属无奈。 记者照着小李说的样子模仿了一把,西瓜在下面顶着腰眼,硌得很,小李笑笑说:“不会老舒服。”

  【镜头五】

  进得了城 站不住脚

  6月5日凌晨5时20分,郑州市西三环与北三环交会处大中原果品批发市场北区。

  城市人此时还在熟睡,但这里已是人声鼎沸。 中牟西瓜交易区比起大荔西瓜要冷清些,38岁的中牟县姚家镇罗宋村瓜农宋小国,拉着满满一车1500斤西瓜,翘盼买主。他的儿子,仍斜卧在手扶拖拉机的前座上酣睡。 他是头天晚上7时吃罢晚饭带儿子进的城,细算下来,从老家到这个市场有70多里路。5日凌晨两点多进的市场。“我们种大棚瓜的,基本不种陆地瓜,再过个把星期,陆地瓜就该集中上市,我们就可以歇了”。 据了解,这里的有籽瓜批发价7毛多,无籽瓜批发价9毛左右。比起城里的零售价,低了近一半。 “我们也想进城,可现在是进得了城,站不住脚,城管交警都撵,老受罪。”宋小国说,一车瓜在批发市场最多两三天就能卖完,进了城起码要卖上五六天。尽管这样,瓜农们还是想进城卖个好价钱。

  瓜农最大的心愿 再过10天左右,中牟陆地西瓜就要集中上市了。郑州街头,钢架搭建的简易瓜棚也渐渐多了起来。这是个好兆头。 而兆头毕竟还是兆头。早在今年5月中旬,郑州西瓜办就曾透出信息,今年要借鉴外地经验制作“西瓜地图”,将确定的直销点、便利店位置、联系方式等信息标注在地图上,告知直销农民。 这个“早孕”的地图至今“难产”,记者曾就此询问郑州西瓜办、郑州市供销社、中牟县农委和中牟县供销社,郑州和中牟方面互相推脱应由对方负责绘制,而记者均被告知尚不清楚“郑州西瓜地图”的具体进展情况。 其实或如瓜农所说的,他们并不需要一张纸上谈兵的地图,他们只需要能在街头站稳。采访中,众多瓜农异口同声说了这样一句话,“只要不撵我们就中”。 这是一种有基于尊严底线的踏实感,却值得城市管理者和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去思索。瓜农真正需要的是地图吗?是简易销售棚吗? 我想,他们真正需要的,其实是这座城市最大限度的包容。

  6月3日上午,郑州市冉屯东路,随父母来郑卖瓜的孟畅庆在写作业

分类: 西瓜  

版权与免责声明:

➊ 本信息内容版权属绿果网(www.lvguo.net)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违者我们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➋ 凡未注明来源的内容,如需转载引用,请保留本站注明的“稿件来源“或“发布人”信息,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➌ 如本站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精彩评论

发布人

万有引力

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

建站、水果、蔬菜

关注聊一聊

供求产品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