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粮油资讯 » 小麦资讯

小麦阶段供需偏紧 “金九银十”行情可期

发布日期:2014-09-01 15:45 浏览:21915次 收藏

  中国小麦网:8月份,受市场流通粮源减少、面粉销售旺季即将来临、饲料企业饲用小麦替代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小麦市场价格持续上扬,且中下旬上涨速度加快。 

  据了解,截至8月28日,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三等白麦交易均价为2494元/吨,较月初的价格上涨31元/吨;2014年第32期中储粮全国小麦收购价格指数140.30,较月初的指数上涨1.44%。 

  按照惯例,国内小麦市场素有“金九银十”的通俗说法。今秋的小麦市场将如何演绎,就笔者之见,受市场流通粮源减少、需求趋旺的影响,小麦价格温和上涨的态势不会改变,“金九银十”的市场行情依然可期。 

  粮源减少需求趋旺,提价收购或成常态 

  近段时间以来,随着高温消退、大专院校开学、中秋佳节将至,面粉需求有所回升,部分加工企业开始采购原粮备货。由于市场流通粮源减少、饲用替代增加,小麦价格继续稳中走强。 

  截止8月29日,河南漯河地区大型面粉企新产小麦挂牌收购价1.27元/斤(水分≤14.5%,容重≥770g/L);河北邯郸地区大型面粉企业小麦挂牌收购价1.316元/斤左右(水分≤12.5%,容重≥776g/L);山东德州地区大型面粉企业小麦挂牌收购价1.33元/斤(水分≤13%,容重≥770g/L);江苏宿迁地区面粉企业小麦挂牌收购价为1.29元/斤(水分≤12.5%,容重≥770g/L);安徽亳州谯城地区大型面粉企业小麦挂牌收购价1.278元/斤(水分≤12.5%,容重≥770g/L);较前期的价格大多上涨0.01—0.03元/斤。 

  受产区小麦行情稳步上涨、粮船运费上升的影响,销区小麦到港报价随之水涨船高。当前江苏2014年产普通红小麦到港价格在2615-2635元/吨,周比上涨30元/吨左右;普通白小麦到港价维持2620-2640元/吨,周比上涨40元/吨左右;高筋红小麦到港报价2665-2685元/吨左右,周比上涨20元/吨左右;优质白小麦9023到港口价格在2690-2710元/吨,上涨20元/吨左右。 

  8月中下旬以来,诸多制粉企业均反映收购难度增加,一些企业不得不靠被动提价收购小麦来维持生产。尽管临储小麦拍卖投放基本维持在50万吨水平,但投放的多为2013年产托市小麦,质量偏差,难以满足制粉企业的品质要求。笔者认为,受市场流通粮源减少、需求回暖的影响,为获得粮源后期各用粮企业的提价收购或会成为常态。 

  面粉走货有所好转,价格上调意愿增强 

  近日面粉市场气氛有所好转,主要原因是酷暑炎热雨过、节日即将到来,市场需求增加,中间商采购步伐加快,各地面粉价格出现小幅提高,但提价相对谨慎。 

  市场监测显示,近来山东地区面粉回暖相对明显。整个8月份特精粉均价为1.61元/斤,环比上涨0.9%,同比增长2.4%。 

  最近半个月,杭州市粮油批发交易市场面粉价格亦呈小幅上涨的走势。截至8月25日,特一面粉的批发价格为3.40元/公斤,比8月10日上涨了0.04元/公斤,涨幅1.2%;特二面粉的批发价格为3.12元/公斤,上涨了0.04元/公斤,涨幅1.3%。 

  根据往年情况,8月中旬后面粉市场呈现逐渐升温、价格不断攀升之势,一般在中秋节前后达到高点。虽然目前制粉企业面粉出厂提价尚显谨慎,但因看好后期面粉消费,部分企业上调的意愿也在增强。原因是随着天气转凉,面粉批发商、消费者的存货量会增加,加之双节销售旺季的拉动,将会直接带动面粉采购量加大,这将为面粉价格的上调创造有利空间。 

  饲用需求不断增加,替代优势暂难消逝 

  今年第三季度以来,国内玉米价格上涨迅猛、而小麦价格涨幅相对有限,饲料企业使用小麦替代玉米的价格优势明显,小麦的饲用消费数量持续增加。 

  近期受过临储玉米不断补给市场、春玉米集中上市、夏玉米收获在即的影响,虽然8月下旬玉米价格涨势有所放缓,但以当前的比价来看,饲料企业小麦替代仍具有成本上的优势。如华北黄淮地区当前玉米-小麦价差仍在200元/吨左右,加之各企业技术配方、采购控价能力及小麦替代量有差异,一些企业仍可以节约30-100元/吨。 

  有市场人士认为,如果小麦玉米比价不能得到有效修复,四季度饲料企业继续使用小麦替代玉米。假若再次出现类似2011-12年小麦玉米比价长期低于倒挂的情况,那么小麦供求将显著趋紧,价格或将会创出新的高位。 

  就笔者认为,从当前市场来看,短期小麦饲用的替代优势或暂难消逝,估计10月份前替代情况仍将会持续,但不过期替代的高点或已过去,后期替代数量的多寡则要看小麦玉米比价最终修正的程度。 

  集中收购基本结束,收购数量达到高点 

  据国粮局统计,截至8月25日,河南、山东等11个小麦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小麦688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104万吨,创历史同期收购最高水平。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冬小麦产量2397.9亿斤推算,当前的收购量已占总产量的57.40%。 

  截至6月29日,湖北全省各类粮食经营企业共收购新麦71.3亿斤,比去年同期多购18.8亿斤。该省今年小麦总产预为80亿斤,收购量已占总产量的89.13%。由此可见,目前市场小麦余粮数量已经大大少于往年同期水平。 

  从目前来看,虽然距离集中收购期间的结束尚有近一个月时间,但各地的集中收购活动已基本结束,估计后期收购量再出现大幅上升的几率不大。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认为,8月下旬各类院校临近开学,农户为筹备学费将集中售粮;9月下旬收购期临近结束,还将迎来收购小高峰。预计到9月30日收购期结束,收购数量仍有一定增长空间。 

  按照惯例,夏粮托市收购要到9月30日才结束,大部分小麦进了国有粮库,只有托市收购结束后,国有粮库的小麦才会通过竞拍的形式进入市场。也就是说,加工企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其粮源仍主要依靠市场采购,估计在国家新托市小麦上市前市场这种供需偏紧的格局不会改变。 

  麦市政策性特征强,关注国家调控政策 

  有市场人士认为,后市小麦价格是涨是跌,主要取决于国有库存小麦何时进行竞价销售,以及明年小麦市场政策如何调整,尤其是后者。 

  每年的10月份,秋播前国家将公布下一年度的小麦最低收购价。从近几年国家各项惠农方针政策来看,粮价呈现稳步上涨走势符合国家政策要求。如果明年继续执行托市收购政策,并继续调高小麦最低收购价,那么这将是支持并决定小麦继续走高的重要因素。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认为,在国际粮价明显低于国内粮价的情况下,即使明年继续执行最低收购价,提价的幅度也不会很大。实际上,今年最低收购价提价幅度就比去年小多了,从长远来看国内粮价只会温和上扬。

分类: 小麦  

版权与免责声明:

➊ 本信息内容版权属绿果网(www.lvguo.net)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违者我们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➋ 凡未注明来源的内容,如需转载引用,请保留本站注明的“稿件来源“或“发布人”信息,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➌ 如本站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精彩评论

发布人

admin

湖北省

网站建设,农产品推广

关注聊一聊

供求产品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