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资资讯

家庭农场融资难

发布日期:2014-08-15 13:27 浏览:38338次 收藏

  金银岛农业:射阳县海通镇种牛场的鱼塘老板徐唯亮,半个月前拿到了他养鱼8年来的第一笔大额贷款:50万元。这贷款是省农行最新推出的“三农”金融产品“金农贷”,这也是我省银政联手破解家庭农场融资难的尝试。这次尝试,共有9户家庭农场受益,共贷款770万元。

  来自省工商局统计显示,截至6月底,全省有家庭农场11685户,资金额达101亿元。其中,上半年新登记家庭农场4004户,比去年底增长了52.1%。现实的问题是,快速发展的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社等农村新型经营组织,如何获得相应的金融服务?

  “过去我们筹钱就三条路,一是向亲戚朋友借;二是在养鱼的中后期,捞一些大点的鱼卖,哪怕是低价,也能回笼十几万元;三是饲料公司提供的委托贷款。”徐唯亮说,这么多年,他就找银行贷过两次,一次是10万,一次是30万,每次贷款,最少跑银行五六次。

  冯晓鸣,省财政厅农业处副处长。在他眼里,“三农”融资难有着另一番解释。“银行也是企业,也有风险、利润的要求,国家虽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但难与银行的需求匹配。”他说,要调动银行的积极性,需要风险可控、利润有保证、便捷高效。“财政资金介入后,可解决银行的后顾之忧,明确借款主体,解决弱担保、弱抵押的问题。”2013年,省财政厅曾经找了两家股份制银行进行尝试,通过“区域共同基金”的模式,解决专业合作社的农户资金难题。一年多下来,240家合作社获得贷款,额度2.5亿元,户均贷款不到100万。但是,这种以县为单位的模式,将所有的合作社混杂在一起,不利于精准扶持,且类似于联保联贷的方式,存在着潜在风险。

  今年,省农行和省财政厅联手推出了“财政专属风险补偿基金”,并以资产包的形式发放资金的“金农贷”。“省财政出资2500万元,省农行给予20倍额度放大,资产包内可贷款额度达到5亿元,单户额度不超200万元。”冯晓鸣说,“以前财政资金对‘三农’的扶持,都是直接给钱,而现在通过金融杠杆,发挥了更大作用。”

  为了控制风险,“金农贷”要求农业龙头企业作担保。在“金农贷”首批9户、770万元的贷款中,担保企业是江苏天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这家位于海安的饲料供应商,公司年产值超过18亿元,拥有合作社社员200多户。

  “农户并不直接拿到贷款,贷款是作为农户的货款,直接打到天成总账户下的各个社员分账户上,专用于购买饲料。”省农行海安支行行长方向明告诉记者,这样就形成一个闭合的资金链,便于控制风险。

  “帮大忙了!以前办饲料公司的委托贷款,利息在9%以上,而这100万元的贷款,利息不到7%。”射阳盐场的鱼塘老板薛龙有900亩水塘,一年的饲料费就要500万元。他对这个贷款是非常满意,银行上门服务,从通知办贷款,到放款就一周。

  一个风险补偿基金资产包,能否解决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融资难题?在冯晓鸣看来,是可以解决这一难题的。“当前全省正在推进土地确权,三年将全部到位。以后农民就可以用各种权证抵押申请贷款。此外,全省有农业龙头企业5000家,其中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00家,这些龙头企业每年在全省收购农户的产品,合作社社员只需要拿着龙头企业的订单也可以到银行抵押贷款。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各种农村新型经营主体都可以纳入不同的资产包。”他说,关键是银行意识到了“三农”是新的“蓝海”,此外还要加大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金融知识培训,以及权证转让交易市场等配套措施的逐步完善,从而建立起完整的服务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金融体系。

  据了解,目前“金农贷”已经确定基金会员405户,拟贷款额度7873万元。

  

版权与免责声明:

➊ 本信息内容版权属绿果网(www.lvguo.net)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违者我们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➋ 凡未注明来源的内容,如需转载引用,请保留本站注明的“稿件来源“或“发布人”信息,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➌ 如本站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精彩评论

发布人

admin

湖北省

网站建设,农产品推广

关注聊一聊

供求产品

推荐资讯